当前位置:首页 > 小九直播平台

产品展示

Product Display

今日20时59分 神舟十八号发射

来源:小九直播平台    发布时间:2024-04-27 23:16:27
详细介绍

  我国瞄准4月25日20时59分发射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组成 3人均为“80后”这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第3次载人飞行任务也是载人航天工程第32次飞行任务2024年4月24日是第九个“中国航天日”。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的脚步从未停止,从神舟飞天到嫦娥奔月,再到天问探火……设想一下未来,假如我们到了太阳系中的其他星球,会发生啥,我们又会怎么样?人类去了其他星球会发生啥?月球月球上,你未必能看得见地球

  月球的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完全一样,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月球的其中一面总是面对着地球,另一面总是背对着地球。如果你正好身处月球背面,那无论如何都看不到地球。

  月球的引力约是地球的1/6,虽然人的质量不会因为星球的不同而改变,但到了月球,确实能体会到身轻如燕的感觉。如果你的体重有90公斤,到了月球上,再称就会减到约15公斤。

  月球上没有大气层,所以,在月球的正面,无论白天还是晚上,都可在月球上看到地球。由于地球的体积约是月球的49倍,月球到地球的距离又远远小于月球到太阳的距离,因此,站在月球上看到的地球,会比太阳还要大。

  水星的引力仅为地球的1/3左右,如果你在地球上是50公斤,在水星只有约19公斤。在水星上,你可以跑得更快,原本在地球上近3倍重量的重物,也能举起来。

  水星公转速度很快,而自转速度却非常慢,自转一圈的时间约等于公转两圈的时间。

  虽然名字很美好,但水星不是适合人类生活的星球,这里昼夜温差极大。水星距离太阳很近,白天最高温可达430℃,夜晚低温可达-180℃,温差相差很大。

  金星的表面平均温度高达470℃,且无论白天黑夜,金星上都没有一块凉快的地方。因为金星上含有约地球一万倍的高浓度二氧化碳,其产生的温室效应,让金星变成了一个类似暖水瓶一样的容器,把热量储存了起来。

  地球自西向东地自转,所以太阳东升西落。而金星的自转方向却是相反的。所以金星上的太阳是从西方升起,从东方落下。

  金星的大气层非常厚,星球表面的大气压约是地球的90倍之多,相当于地球表面900米深水处的压力,足以把生命压扁。

  火星不仅是太阳系中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之一,有些条件也与地球非常相似。火星具有和地球很接近的日照时间,火星的一天约为24小时39分钟。在夏天太阳照射期间,火星赤道附近温度可达20℃。2021年,我国的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也成功登陆火星,开启了中国的火星探测之旅。

  在电影《火星救援》中,一位植物学家成功在火星上种植了土豆。不过,火星夜晚最低温度则可达-100℃,稀薄的氧气以及恶劣的土壤条件,使得火星种植暂时只能存在于电影当中。

  火星上的奥林帕斯火山是太阳系最高峰。它的高度约为25千米,半径约600千米,比地球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还高两倍。

  木星属于气态行星,主要成分是氢。虽有内核但并不存在陆地(没有明确界定的固体表面),即使人类能够穿越木星大气层,也无法在木星上站立。目前的探测器也不可能在木星上实现着陆。

  木星的卫星数量超越90颗,是太阳系中拥有最多卫星的行星。这些卫星的大小、颜色和密度各异。如果未来人类有机会靠近木星,或许能在天上看到很多色彩缤纷的“月亮”。

  土星上的一天只有地球的10小时39分钟,然而,土星上的一年约为地球上的10759天(29.46年)。土星距太阳较远,所以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大约是地球的30倍。

  在土星赤道上,风的平均速度是1600千米/小时,比地球上龙卷风速度大3倍。土星的风暴一般要持续几个月或几年。

  土星上不有几率存在任何的生命,因为它既没有氧气还拥有极端的温度。但科学家发现土星的卫星——土卫二上存在液态水,这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土卫二有生命需要的水和大气层,或许它上面存在着生命。

  天王星云顶有硫化氢化合物,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人类在接近天王星的云层时,势必会感受到来自天王星怀抱的臭鸡蛋味儿热情。但是,天王星的大气主要由氢、氦和甲烷组成,如果人类暴露其中,还没领受到臭鸡蛋味道,就会立刻窒息。

  天王星不但没有氧气,而且具有大量对人类有毒的气体,温度也非常低,其云顶表面温度大约是-197℃,也没有固体表面,任何着陆天王星的物体都将掉入它的大气,甚至掉入它的液态海洋,被巨大的大气层压得粉碎。

  天王星的自转轴倾斜角度是约98度,可以说,天王星躺在轨道上一边“打滚”,一边绕着太阳转。太阳轮流照射其北极、赤道、南极、赤道,因此,天王星上大部分地区的每一昼和每一夜,都要持续42个地球年才能变换一次。

  海王星距离地球非常遥远,大约是43.5亿千米。假如使用曾飞越海王星的探测器新视野号的最高时速8.4万千米计算,从地球出发,需要将近6年的时间才能到达海王星。

  自从十九世纪中期海王星第一次被天文学家发现以来,到2011年为止,海王星才刚刚完成一个轨道运行周期。通常,海王星要经过约165个地球年,才能庆祝一次新年。

  太阳光从太阳表面到地球,需要约8分钟,而到达海王星则需要约4个小时。所以在海王星上看太阳,会比从地球上看到的太阳暗淡很多很多,几乎就是一颗星星的既视感。

  男,汉族,籍贯四川成都,硕士学位。1980年9月出生,1998年8月入伍,2002年5月加入中国,现为中国人民航天员大队一级航天员,陆军大校军衔。曾任空军航空兵某师某团司令部空战射击主任,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2010年5月入选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2021年10月执行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2022年6月中央、国务院、授予“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获“三级航天功勋奖章”。经全面考评,入选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并担任指令长。

  相信大家对叶光富并不陌生,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点火升空,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飞赴“天宫”,这次飞行任务为期6个月,开启了中国空间站有人长期驻留的时代。

  这一天,距离叶光富入选我国第二批航天员,已逝去了11年。11年4000多个日夜,他也曾失落、苦闷和彷徨,但就是没有想过放弃。叶光富说:“我曾驾驶战机遨游夜空,看到满天繁星,幻想自己能飞得更高更远。这是我的初心。”“第一批航天员里,有几位老大哥直到停航停训都未能实现飞天梦,但他们从没有一刻放弃追逐梦想。”“我赶上了一个好时代,我坚信会有圆梦的一天。”

  神舟十三号在轨期间,叶光富第一次进行出舱活动俯瞰地球看到了美丽的极光、闪亮的光斑和五彩斑斓的陆地,实现了中国人在宇宙过春节,还进行了太空授课与青少年天地互动,这些美好的记忆令回到地球的他念念不忘“何时能再上一次太空!”

  在科研团队的精心保障下,叶光富很快重新适应了地球重力环境,从躺着坐着到能站能走能跑能跳,再到投入日常训练投入新任务备战,他说:“航天员的状态:应该不是在飞天,就是在准备飞天。”

  从2022年4月返回地球到2024年4月再赴太空,两个春天后,叶光富作为指令长,以全新身份承担崭新任务,带领两位新队友踏上远征。他对太空生活的新期待是在全面建成的空间站里工作生活,完成新实验任务,再次出舱,遨游太空。

  男,汉族,籍贯河北邯郸,学士学位。1989年10月出生,2009年9月入伍,2011年6月加入中国,现为中国人民航天员大队四级航天员,空军中校军衔。曾任空军航空兵某旅飞行大队副大队长,被评为空军二级飞行员。2020年9月入选为我国第三批航天员。经全面考评,入选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

  说起自己的航天梦,李聪的记忆回到2003年。神舟五号一飞冲天,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圆,14岁的李聪被深深震撼,却不敢想自己有一天也能圆梦太空。

  2018年,慢慢的变成了一名空军战斗机飞行员的李聪,赶上第三批航天员选拔,身体、心理、能力,经历层层筛选重重把关,尤其是离心机选拔,李聪说:“压力蛮大。”

  不同于飞行员抗载荷训练时位于坐姿身穿抗荷服,离心机选拔位于躺姿不穿抗荷服。刚开始4个G80秒的“初体验”,李聪还觉得比较轻松,到后来8个G40秒的“深度体验”被李聪形容为:“难度不是成倍增加,而是成指数增加。”“挺过来,就好了。”

  2020年9月,李聪入选我国第三批航天员,少年未曾宣之于口的梦,完成闭环。

  喜悦很快褪去,风雨兼程的紧迫感席卷而来,时间紧课程重,挑战当前,李聪充分的发挥锲而不舍的精神。“有一次,我晚上8点开始解一道题,解出来以后特别高兴,一看表才发现已经11点了。”

  最让李聪难忘的还是水下出舱训练,为了模拟真实的太空失重环境,需要潜水员协助航天员达到规定再做动作。“刚开始训练时,我在直立位做一个前倾位的动作,不等潜水员协助,自己靠蛮力就过去了。”

  不过很快李聪便领悟到水下出舱训练的目的不光是完成动作,还要模拟在太空完成动作的发力与状态,“找到这种感觉以后,训练就丝滑多了。”

  “人如其名,很聪明。”这是指令长叶光富对李聪的评价。如今,李聪马上就要出征太空,他信心满满“我已准备好,干就完了。”

  男,汉族,籍贯江苏沛县,学士学位。1987年7月出生,2006年9月入伍,2011年6月加入中国,现为中国人民航天员大队四级航天员,空军中校军衔。曾任空军航空兵某旅飞行大队副大队长,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2020年9月入选为我国第三批航天员。经全面考评,入选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

  航天员李广苏是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当中的新面孔,也是第三批18位航天员里唯一的文科生,经过三年多的刻苦训练,他完成了从飞行员到航天员的转变。

  “狂奔的蜗牛”是李广苏用了很久的微信名,记者问其含义,他说“坚定地走好每一步”。

  1987年7月,李广苏出生在江苏省徐州市沛县的一个小村庄,从小听着乡下蝉鸣、蟋蟀青蛙叫长大的孩子,突然有一天听见天空中传来陌生的轰鸣,顺着声音爬上山坡,一架直升机掠过,那一刻,他望见了梦想的起点。

  高中时期,他梦想成为一名空军飞行员,驾驶战鹰翱翔蓝天保卫祖国。后经过严格选拔,李广苏被空军航空大学录取,加入到飞行学员的队伍。

  第一个“意想不到”是:曾经他是一名会晕机的飞行员。一些特技动作让他“浑身冒冷汗、恶心想吐”,这种强烈的不适感反而促使他努力用更短的时间掌握动作要领。困难面前李广苏想的是克服不是放弃,“不管是坎也好,是山也好,总是要自己去面对的。”李广苏通过了转椅选拔等重重关卡进入航天员大队,经过在队期间科学训练,他的前庭功能有了很大改善。

  第二个“意想不到”是:李广苏是第三批航天员中唯一的文科生。大量理工科知识的学习任务摆在面前,两年多的时间里,他宿舍的灯总是亮到后半夜,持之以恒的付出终于有了收获。

  如今,航天员03即将出征,“狂奔的蜗牛”这一次要奔向太空。文科生,也要飞天啦!

  4月24日上午,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会上表示,经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瞄准4月25日20时59分发射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组成,叶光富担任指令长。航天员叶光富执行过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李聪和李广苏均为我国第三批航天员,都是首次执行飞行任务。

  任务最大的目的是:与神舟十七号乘组完成在轨轮换,在空间站驻留约6个月,开展空间科学与应用实(试)验,实施航天员出舱活动及货物进出舱,进行空间站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舱外载荷和舱外设施安装与回收等任务,开展科普教育和公益活动,以及空间搭载试验,将逐步提升空间站运行效率,持续发挥综合应用效益。

  本次神舟十八号将上行实验装置及相关样品,将实施国内首次在轨水生生态研究项目,以斑马鱼和金鱼藻为研究对象,在轨建立稳定运行的空间自循环水生生态系统,实现我国在太空培养脊椎动物的突破。

  按计划,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入轨后,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约6.5小时后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形成三船三舱组合体。在轨驻留期间,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将迎来天舟八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来访,计划于今年10月下旬返回东风着陆场。

  建造中国空间站,开展长期有人参与、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能够极大地促进空间科学、空间技术和空间应用全面发展,辐射带动相关产业技术进步。林西强介绍,截至目前,已在轨实施了130多个科学研究与应用项目,利用神舟十二号至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下行了5批300多份科学实验样品,先后有国内外500余家科研院所参与研究,在空间生命科学、航天医学、空间材料科学、微重力流体物理等方向已取得重要成果,在国际一流期刊发表论文280余篇。

  林西强说,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在与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完成在轨轮换后,计划于4月30日返回东风着陆场。

  神舟十七号乘组是空间站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第二个飞行乘组。“目前,各项在轨工作进展顺利,3名航天员状态良好。”他介绍说,指令长汤洪波不仅成为中国目前为止在太空飞行时间最长的航天员,也是执行两次飞行任务间隔最短的中国航天员,这为我们常态化实施飞行任务乘组轮换与训练积累了宝贵经验。

  在轨工作期间,神十七乘组共开展了84项空间应用在轨实(试)验,生成了60余种200多个各类样品,涉及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航天医学、空间材料科学等多个领域,将按计划随神舟十七号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

  “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经中央政府批准启动实施,总体目标是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登陆月球,目前各系统正按计划开展研制建设。”林西强表示。

  目前,长征十号运载火箭、梦舟载人飞船、揽月月面着陆器、登月服等主要飞行产品均已完成方案研制工作,正在全方面开展初样产品生产和各项试验。飞船、着陆器已基本完成力热试验产品研制,火箭正在开展各型发动机地面试车,文昌载人月球探测发射场建设全面启动实施,向全社会公开征集载人月球车、月面载荷方案,正在进行竞争择优。

  “相比空间站任务,登月任务中航天员需要训练掌握梦舟飞船和揽月着陆器正常和应急飞行情况下的操作,月面出/进舱,1/6重力条件下负重行走,月球车远距离驾驶,月面钻探、采样和科学考察等技能。”林西强说,载人月球探测是具有高度挑战性、创新性和引领性的重大科学技术工程,后续我们将统筹抓好各项研制建设工作,确保如期实现任务目标。

  “目前,我国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已基本完成,不久将正式对外发布有关信息。”林西强表示,第四批航天员入队后,将和现役航天员一起实施空间站后续任务,并实现中国人登陆月球。下一步,还将抓紧研究推动国外航天员以及太空游客参与空间站飞行。 综合新华社、央视、人民网等 漫画/张永文

 

 


产品咨询

推荐产品

备案号:沪ICP备19021460号-5